第七十一章 奖赏 (第2/2页)
所以,朱元璋的清丈行动,还是整个大明最有效率的。至于清廷,人家直接沿用万历年间的数据。
只是知道历史的朱元璋,不觉得自己清丈行动多成功。
这也与朱元璋的政治理念有关。朱元璋的政治理念就是均平。将天下的负担,平均地分配在每一个人每一亩土地上。因为朱元璋见过元朝乱世,地方富豪,朝廷却没有钱。而偏偏向百姓征税,弄得天下鼎沸。
而将朝廷的负担分担在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个承担的都不会太多。
而且在不增加百姓负担的情况下,凭空多了很多赋税。朱元璋岂能不紧抓。
何夕沉默了片刻说道:“后世有一个词,叫做边际效用。就是在某一些事务投入精力与产出的收获,并不是一直成正比的。越往后,投入精力越多,而产出越少。甚至还有负作用。”
朱元璋说道:“这是我知道。我只想知道,你有没有办法吧。”
朱元璋当然知道了。那些隐藏的田亩是谁的。除却少数是因为地理上的偏远。连衙役都不想去的角落之中。大部分隐田都是达官贵人的。很多事情看上去是技术问题。但实际上是技术问题吗?
何夕说道:“陛下不是有了飞船。可以从天上测绘土地。画出鸟瞰图。与测绘出来的地图对照。不敢说完全一样,没有误差。但是误差定然很小。而且所需要的人力也不会太多,这些飞船测绘,完全可以与地方脱离联系。”
朱元璋听了,以掌击额,说道:“你不说,我这一件事情就已经忘记了。还是让你在身边方便。”
热气球这东西,刚刚开始朱元璋还很新奇,但是时间长了也就那回事,不过是边关上移动的瞭望塔而已。甚至大风天气根本不能升空。虽然有用,但是也有很多限制。朱元璋也就没有怎么在意。
只当是一件新奇的武器。
而今想起来,还有这样的作用。
这些事情,也只有何夕能提醒他。
一度朱元璋有让何夕在身边做侍卫之臣的想法。不过,朱元璋想了想还是放弃了。他对何夕寄予厚望。如果一直在身边,恐怕难免重蹈方孝孺等人的覆辙。
历史上建文帝的大臣,很多都是朱元璋挑选的。
而今的朱元璋看名单,大抵也能理解自己当时的思路,希望朱允炆能仁厚守成。镇之以静。只是没有想到,这些书生一点地方经验没有。弄成了这个样子。
故而,而今朱元璋吸取教训。思忖片刻,还是让何夕在外面历练几年为上。
这不,这一年在外面跑,上上下下的利害关系。乃至于拉帮结派的手段见识都长进了不少。
朱元璋最后说道:“告诉叶旺,他是老将了,朕信得过他。只是辽东战事虽然屡有胜迹,奈何太小了。不过东海有用兵之日,让他且待之。朕不吝封伯之赏。”
“知道吗?”
何夕顿时明白,朱元璋这一番话,其实默认叶旺对何夕的靠拢。这对何夕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何夕在军中也算是有了一点点根基了。但是坏事就是,今后叶旺出了什么问题,朱元璋会拿何夕是问。
其实朱元璋何尝不知道下面的人拉帮结派。但是正如伟人所言,党中无党,帝王思想,派中无派,千奇百怪。在古代尤其是这样,朱元璋是一个人。他不可能同时对接六部大臣,三公九卿,几十名勋贵,上百名有战绩的老将。
私人抱团,既是现实,也是朱元璋的需要。他需要这些派系来帮助他维系自己的统治。
不过,这对何夕来说,依然是最大的奖赏了。何夕说道;“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