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国恩寺说禅(1) (第1/2页)
国恩寺由半山亭、山门牌坊、金刚殿、大雄殿、六祖殿、方丈室、两旁回廊有诸天佛殿、禅房、观音堂、六祖纪念堂、五百罗汉堂、报恩塔等建筑物组成,寺正门悬挂着唐中宗李显手书御笔:“敕赐国恩寺”题匾,给人以大气、贵气,带有国字号的国恩寺;山门牌坊上书“第一地”三个大字,门联为“进步方知山第一,入门始觉地无双”。给人头脑灵光一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感。
纵观国恩寺,寺宇殿堂,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各具特色而浑然一体。
国恩寺背枕龙山,故又名"龙山寺"。国恩寺的山门西向,寺正门广场前是一口金瓶似的莲花池,映日的荷花,别样的红;一条10米长的巨龙横亘腾跃,气势逼人,一对巨龙夺宝的立体雕饰,雄踞于近百米长的寺前高墙之上,气势恢宏。经过别具匠心的修饰,寺宇精严,布局壮观,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
国恩寺主体为斗坎式三层次横列长方形巨石砌成的平台构筑国恩寺,依着山势,次第增高。内分三进,即天王殿、大雄宝殿、六祖殿。两旁还有达摩祖师、地藏王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普贤菩萨等诸佛殿和禅房,寺侧有观音殿、报恩塔等建筑物。
国恩寺集唐朝建筑艺术精华于一体的岭南名刹,背靠青山,面向卢溪原野,这里林木葱茏,远山环抱,鸟语花香,环境清幽。
国恩寺所在的龙山,当地人称作“袈裟岭”,岭上有三高峰,人们叫“三宝顶”,有一条山脉从“宝顶峰”蜿蜒而下,状若游龙,国恩寺就建在“龙首”,海拔164米,故又名“龙山寺”。
龙山,山不高而钟灵毓秀,卢溪河,水不深而清澈明净,使人感觉到这河水的清澈和青山的葱翠,这一切,让人更加感悟到生命的短暂、珍贵和美好。
踏进山门牌坊,只见牌坊上书“第一地”三个大字,门联为“进步方知山第一,入门始觉地无双”。我头脑灵光一现,似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感。
穿过山门牌坊,便是国恩寺门前广场。场内草木生青,水声潺潺,已生长得绿油油的菩提树叶丛中,已挂有善男信女的许愿贴,宝塔香炉香烟杳杳……
龙山本来就是一座名山,加上山上已建有国恩寺,自禅宗六祖惠能开坛说法的那一刻起,便又成为了六祖惠能开创的道场弘法之所,被称为“中国禅宗的发祥地”和“岭南第一圣域”,后有日本高僧更称为“祖庭之祖庭”。
国恩寺依山而筑,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座座建筑物连成一体,隐约在龙山的山谷密林之中……岿然屹立的龙山,以其静止的凝重遏止追逐多欲的放浪,以其大音希声的禅机,象征人类灵魂的再生和洗礼。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六祖乡人便早早来到了国恩寺殿堂。
“当——当——当——”,晨钟声响起,此时大殿里,红烛高燃,香烟缕缕,佛光普照,梵音凫凫。
旭日的阳光照来,庄严肃穆的雄伟大殿,今天洋溢着亲切和谐的氛围。阵阵清雅的梵音在大殿中萦绕,在天地之间回旋。
大殿里百盏油灯齐燃,檀香氤氲里,佛坛上金光灿灿的佛祖释迦牟尼神像态怡然地微笑着,圣洁而又亲切。佛像前跪着虔诚的六祖乡亲。
“乡亲们,你们这都是怎么啦?一个个跪着干什么?快快起来。”六祖惠能在神会、法海的引领下,从方丈室出来,步履蹒跚地向殿堂而来,一边弯下腰扶起前面的乡亲,一边亲切地向乡亲们问好,致礼!
在一遍亲切的问候声中,神会、法海把六祖惠能领上了殿堂上。
在讲坛的大红法座上,六祖惠能没有身披那件散射着奇妙的光辉、历代祖师传下来的袈裟,而是穿着一件普通的僧衣,这样,更显得亲切、平和。
六祖惠能盘膝而坐在蒲团上。自此,在外漂泊了大半生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故里,终于与乡亲父老见面,欢聚一堂!
面对着殿堂下的乡亲,六祖惠能热泪盈眶,泪眼模糊中,母亲的慈容、父亲的痛苦、自小玩沙煲长大一起上山打柴的狗仔,文仔、一往情深的小兰、善良的乡亲、五祖大师的背影……一幕幕在他眼前掠过……
许久,六祖惠能才平复了心情,深情地看着殿堂下的乡亲们,此刻,他有许多、许多的话儿要对乡亲们说。但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千言万语化成一句:“乡亲们,您们好!”
六祖惠能话音刚落,殿堂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