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第1/2页)
从刘明耀那转战到于春荣主事的饮料厂,我们看到了和刘明耀办公室不同的景象。
厂长办公室门口摆了一排长椅,一群或西装革履或衣着随便的人老老实实坐在长椅上,目光聚焦在办公室大门上,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用肚脐眼看也知道这些人是全国各地来要货的业务员,估计是供不应求得太厉害,于春荣开始摆谱了。
绕过这些满脸迫切的业务员们,我们终于在重重包围下找到了满头大汗的于厂长。厂长办公室里,于春荣正在一群人的包围下狂挂电话,看见我们进来,此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还以为你们失踪了,总算来了。”挥手让围攻他的各界人士暂时离开,这些人倒也乖巧,转眼间办公室里剩下我们三人。
张小桐晃晃手上的电话:“怎么不给我打电话?”
于春荣一脸无奈地摊手:“鲁薇通知我你们要来,我就没打,这几天开始暑期热卖,我们有点撑不住了呀……”
张小桐淡淡一笑:“这不是给于厂长支招来了么?”
经过几次决策之后,于春荣已经相当信任我和张小桐的建议,倒不是说他自己不行,主要是我们连报告都不怎么看就能正确估计市场需求和起伏周期的本事给他留下太大阴影了。其实这人很有本事,但他就已经被我们养成了每次做决定之前要听我们意见的习惯。
由于太阳红茶的热销,茶饮料时代提前半年来到了,我们这次来就是给于春荣提前打个预防针。印象当中两家有三十多年茶饮料制作经验的台湾公司都不是省油的灯,两年内把大陆市场扫得七零八落。论企业文化和团队,我们这边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和人家比,现在牛是因为抢了个先机,之后全面开战就只有败了。
于春荣殷切期盼着的所谓“新招”说白了也很简单,我给他的意见是在今年内至少要有六个不同口味的茶饮料面市,加大产量,成本增加也没关系。预计到95年初我们就可以慢慢稳守着市场等几个台湾品牌来打拉锯战了。说实话我很怕统一,不论是宣传还是推广方面,它都算得上是个顶尖的强者。纵观我所见过的各种广告,从1991年到2001年10年的广告精粹中,最能打动我三个广告有两个是统一集团的。对这样的对手,我不得不在对战的天平上给它多添几个估计的砝码。
94年的话,周边几个县的果园还比较有脾气,到95年末,货款拖欠严重,下岗人数增加,水果产量增加等几要素一汇,附近这些果园都开始哭天抢地,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转型做果汁饮料了。
来饮料厂之前张小桐曾经嘲笑我食言,我说过这一年打算把所有的事都脱手,她引用钱钟书《围城》序言里那句“仿佛魔术家的飞刀,放手而没脱手”,说得我没脾气。人其实就这样,拿起了放不下,所以大家都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样的话给自己找理由。
目前饮料厂的问题也很简单,就是继续砸钱,其实于春荣恐怕已经想到该怎么做了,主要还是等我和张小桐来拍板决定,估计只要我们首肯他就打算接下来大干了。其实我不赞成这样,看形势大好就使劲往里扔钱,烧到后来发现烧不出东西就傻眼了。不过考虑现阶段特殊情况,钱还是得给,而且要于春荣不惜成本树立一个明星企业的形象,不管市里省里都要点头哈腰对付好,每逢春节国庆劳动节中秋元旦或者集资晚会都要出面出钱表示,以后还得靠这些人办事呢……
于春荣相对其他几人来说,属于“守”的类型,做事求稳求实,而且他喜欢和作风老派的人打交道,我觉得让他出面在政府机构打哈哈总好过让鲁薇蔡青这样千娇百媚的姑娘游走于狼群之中,毕竟我在心中还是把这些人当成嫡系部队,要重点保护。看于春荣老龄王老五一个,横竖也不会吃亏,万一有个女局长什么的看上他也是妙事一桩,哈哈……
我正想呢,张小桐斜眼瞅我一脸坏笑就知道我心里想的肯定又不是好事,偷偷捏了我一把:“想什么呢?笑得像歪嘴螃蟹一样。”
“哈哈,没什么,没什么……”我故意别过脸去不看张小桐,表情瞬间变成严肃地对于春荣说,“于总啊于总,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了,我觉得你不如找两个能帮你看看文件处理处理外边那群要货狼群的秘书,别总是亲力亲为了,我估计您为厂里的这些事漏了不少饭局吧?”
于春荣有点尴尬地看看我:“我倒是不太好酒,只是有些饭局推了给人印象不太好,一个人确实有点忙不过来……”
我看着他有点感慨,董庆华早年认识的这些朋友都太实在了,几年后他身边不复再有这种人。于春荣这个人在工作上极节省极尽心,尽管红茶饮料这一块收入可观,却连多雇一个人两个人都要一分一分地算,按说现在忙到这种程度,多加几个人我们也不会说什么,他非要等我们来才决定,可见此人的原则。
我们来就是要解决这种问题,我对于春荣说:“这样吧,找10个人,专门找两个负责轮流陪你出去应酬的,尽量找能喝会说话的。剩下的留在厂里帮你跟这些人打太极拳,你一天查一次单他们也不能私下里搞出什么事来。如果觉得产量不够就加生产线吧,你觉得好那就是好了,我们都相信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