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144:云台深深深几许 (第2/2页)
萧琰心想,如果萧氏子弟出仕为官,会怎么平衡为政利益和家族利益呢?
她觉得自己在军中是很简单的,认真训练带兵,打胜仗,建军功,这是报效家族也是报效帝国,是统一的。七姑母也告诫她,军人只需要服从命令,军官只需要考虑怎么带好兵怎么打好仗,其他的不需要想;除非她升到了军中更高的地位,譬如是一军之主这样的地位。
但这会身在经道堂,耳闻几位族兄的慷慨辩论,不免触景生情,想到同辈的族兄族姊们很快从经道堂毕业就会走向各自的道路,可能以后就会遇上复杂得多的现实抉择。便又想到,所以说红尘之中是修行,怎么抉择,就是一种修行。
因为身边正好有引道人,萧琰就很诚恳的请教。
身为萧氏宗师堂首席大长老,是家族守卫者,也是修行者,萧琰觉得四堂叔祖必定经历了这种现实修行的心路,请教这位宗师长辈解惑是最合适的;若是请教父亲和四哥,他们多半会说“你专心武道就好,家族的事不用多想”这种话。但父兄的深厚爱重,让她更加愧疚以前的离家之念,她默默将兰陵萧氏的姓氏,刻入血肉中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萧氏的兴荣,当然和她有关。
“易,是宏大精微的学问。”
萧勰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起了易和规则。
“《周易》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这是天象,说的是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用天象规则对应人间的道理,就是:任何事过分了就要走向不及。
“诸子百家学说中,世家有的取之,有的弃之,因为有的道理并不合世家的根本。确切的说,吾等大唐世家最尊崇的是易经,因为它说的不是哪一家的道理,而是描述天地事物的变化,由这些变化总结出天地的规则;世间也在天地之中,当然要遵从天地规则;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变更的规则,顺之则生,逆之则亡,拥有着比任何学说都强大的力量。
“遵从天地规则的道理,世家也不是一开始就透彻:易经读得再熟,经解辩得再深,也未必就真的认同为家族的道理,将其化为家族行为的准则。否则,就没有士族随着王朝盛衰而兴衰甚至覆灭了。这是在经历了血的教训,付出了家族生命的代价,以及经历乱世几乎倾覆的惨变,痛定思痛后的反思,才将这样的道理认知锲入家训中,和家族的生存刻在一起。”
“是。”萧琰严肃点头。
她想起沈清猗清冷的声音说:历史就是一条血河,河水滔滔滚滚,有圣人的血,有帝王的血,有无数豪族的血,有更多的是庶民百姓的血。不同朝代流淌入河中的血,却是一次次重复相同的原因。
萧勰目光平和沉厚,“大唐世家比任何朝代的大士族都要强,就是因为遵从的道理不同。或者说,大唐的世家都从历史血河中反省出了世族兴衰存亡的根本:不是寄托于权势地位,而是家族有没有道种。”
“道种?”萧琰不由重复了一遍,想到经道堂的宗旨“唯经道以远”,她眸光明亮道,“是说家族的传承核心吗?”
萧勰颔首道:“然也。
“如果要用文字来表达,你可以将它看成一部厚重的‘某氏家训’。
“每位家族子弟出生之后,从婴儿摇车到牙牙学语,耳濡目染的一切,都可以说是《家训》的具象、具现。传承越强大的家族,他的子弟从起步就已经优于别人家的孩子。”
“是。”萧琰开心的点头,这是用后天教育弥补先天禀赋的差距。人与人的确不平等,但人间也在想各种办法,缩小这种不平等。
萧勰说完道理,这才解答她的疑问,说道:“任何家族必定有追逐权利金钱的欲.望,因为家族的强大离不开资源。就跟武道一样,资质心性再好,也必须有上乘的功法资源。
“但家族必须懂得权衡利益。一味的攫取就是致毁之因。如果贪婪欲.望压过理智,这就已经失道了,违背了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那些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世族,超过一半都是死于欲壑难填。
“家国利益冲突,身为世家子弟,首先应做的,是清醒理智,判断家族谋取的利益有没有在规则之内,是适度的还是过分了。如果逾越规则,占了不该占的利益,那就要果断退出;如果是多占了,损了其他众多势力的利益,那就要当机立断的吐出去。及时止损,这不是违背家族,而是维护家族的长远。”
“是!”萧琰高兴点头,纯黑眸子澄澈明亮,“这是说:知错立改!不能错上加错。”家族这种道理很合她的本心。
萧勰和蔼的一笑,神情肃然,“世家是士族,不是逐利之族。逐利者,商人之族。你要记着,世家逐利是工具,不是目标。世家存世的目的,是家族千秋万载,煌煌存世。相比这个,一时的利益轻如鹅毛。衡量家国利益,是看它的长远。”
萧琰若有所思的点头。
“有道,则国兴;失道,则国亡。历代王朝的兴亡,无不是遵循这个规则。王朝与家族,其实是共存共荣的关系。尤其大唐,和以前王朝又不同,不是一姓之王朝,而是皇族与众士族共治的帝国:世家和皇族一样,是大唐的统治者;大唐的利益,是皇族的利益,也是世家的利益。”
萧琰听到这里不由得点头。
“若世家与朝廷出现利益冲突,那么一定是哪一方出了问题:要么是世家只顾了眼前利益,要么是朝廷只顾了眼前利益。这是可以协调解决的,否则要政事堂何用?要世家官员何用?官员是处政,也是利益协调者:平衡局部利益,让利于大局利益、长远利益——这是世家官员立于朝堂的宗旨。”
萧琰一边倾听一边想,有种云雾拨开,豁然开朗的感觉。心道:是啊!损害大唐帝国利益的,还可能是皇族。平衡帝国利益,是政事堂诸相公的重要职责,也是世家官员的重要职责:若是某世家损大唐利益,则削某世家;若是皇族损,则削皇族;若是皇帝损,则削皇帝。
“所以,最重要的是,是世家官员要有清醒的理智,不被眼前利益蒙蔽;还要有足够的智慧,去判断利益中谁对谁错;更要有足够的才能,去合理解决利益争端。”
萧琰沉思良久,眼眸闪耀着说道。
萧勰沉邃的眼中隐有赞许,却稍纵即逝,又是平和沉厚得没有波澜,说道:“大唐帝国和大唐世家要长远,就要做大江大河,利益如水,水要流进来,也要流出去,才会户枢不蠹,永远维持生机活力,生生不息。
“尤其要吸引以前的教训,不能做围湖,外面的水进不来,里面的水也流不出去,这一湖水就成了死水,最后养出一堆臭鱼烂虾;或者被周围没水的人愤怒的掘了。”
“是。”萧琰会意的点头,“就像西晋的士族。”整个士族阶层就是一个围湖,士族不会下去,庶族不能上来,士族以庶务为鄙,士族阶层的腐化也就到了最为不堪的程度,于是王朝崩溃,士族倾覆,被胡人以刀枪和弓箭给掘了。
所以,大唐的士族是可以下去的,庶民是可以上来的,高宗皇帝下诏《士族谱》每三十年评核变动,就是一道劈开阶层围湖的春雷,从此,湖中万物竞自由,士族之内各姓相竞,士族之外庶族奋勇猛进,成就一个个“书香望族”“将门世家”,于是寒门也成士族。
整个大唐帝国就成了流动的活水,滔滔大浪的长河。
世家也因为竞争,不会腐朽,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向下放出部分利益,恰恰有利于有见识的世家更加长远。在这种革新大浪中落下去的士族,也恰恰是被淘汰的士族蠹虫。
跟着萧琰又想到,“如果世家和帝国的利益冲突涉及到世家的生死存亡呢?”
她这是问到了萧氏和长安朝廷因为河西不断累积最终有可能爆发的矛盾。
萧勰神情平和,“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萧琰精神一振。
“这是你要在经道堂思考的问题。”
“?!!”
她为什么相信四堂叔祖说的“引道人就是解惑”呢?
※※※※※※※※※※※※※※※※※※※※
【注】:深深深几许,这是引自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
这一章改了好几次,还是赶在今天发文了(^_^)好在明天是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