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日常小说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566章:新官场,新民风,新大宋,盛世可期!

第0566章:新官场,新民风,新大宋,盛世可期!

第0566章:新官场,新民风,新大宋,盛世可期! (第2/2页)

未来可期。
  
  ……
  
  一个月后。
  
  大宋的书籍印刷行业率先迎来井喷。
  
  汴京、南京、江宁府、成都府、杭州这些主要书籍印刷地的书籍行当纷纷崛起,供不应求。
  
  多是西北、辽境、东瀛府、高丽州所需。
  
  这些地方赋税较低,对书籍的需求量甚大,商人们纷纷进货,便出现了一书难求的情况。
  
  之后,大宋燕云区域的商贸在王安石的操持下,很快崛起,然后不断朝着北境辐射。
  
  一支支商队满载货物,纷纷前往从未踏足过的区域。
  
  大宋商贸巨头曹佾曹国舅在苏良的建议下,开拓了诸多新型商贸赛道。
  
  如:海上远行。
  
  一艘艘观光客船,可使得汴京城的富人们从汴京出发,直达东瀛府、高丽岛、海参崴等城池,领略不同风情。
  
  甚至可包船远航,连去琼州岛都变得非常便捷。
  
  新科进士们为官后,也提出了诸多新颖且实用的利国利民之策。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苏轼提出的轮岗制。
  
  他认为地方主副官可轮岗为政,比如知州与通判,知县与县丞,可每隔半年调换一次,取长补短,也避免了一言堂的局面出现。
  
  此制度得到了苏良等人的高度认可,并开始在多个地方试行。
  
  而在兴学兴教方面。
  
  做的最好的当属张载、程颐、程颢三人。
  
  这三人,天生就是当夫子的材料。
  
  他们结合当地百姓的识字水平,为他们创作了一套独特的授课方式。
  
  通俗易懂,诙谐幽默。
  
  让很多不识字的人都爱上了读书。
  
  凡是这三人讲课之时,教舍内外的听课者基本都是接踵摩肩,从六岁小童到八十岁的白须老翁,各类年龄段的人群都有。
  
  ……
  
  大宋的士兵们也都没有闲着。
  
  战后,他们的任务便变成了挖矿、修路、建造城池,打造市集……
  
  狄青在西北忙得不亦乐乎。
  
  根本不愿回到汴京,日日上朝开会。
  
  ……
  
  眨眼间,到了冬月。
  
  不到半年,大宋似乎已变了一副模样。
  
  商贸繁荣,书籍铺遍地开花,小商小贩整日都是笑呵呵的。
  
  民间的读书人与商人皆大增。
  
  各种礼制、律法也都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与推广。
  
  仅仅是汴京城的民间小报就增加了十余种。
  
  有美食类小报、农事类小报、诗词类小报、广告类小报、法令类小报等。
  
  民间秩序也甚好。
  
  有时,开封府一个月都难有一件案子。
  
  府衙大堂的地上都长出了青苔,包拯闲得都想要致仕了。
  
  百家学院更是大放异彩。
  
  每月几乎都有新的发明,全都是助力士农工商发展所用、省力省脑的稀奇物件。
  
  正所谓:星火燎原。
  
  当下,大宋的各行各样都如雨后春笋一般,健康而茁壮地生长着。
  
  ……
  
  嘉佑二年,腊月初三。
  
  后半夜。
  
  一场瑞雪覆盖了整座汴京城。
  
  近午时,苏良收到赵祯口谕,来到了垂拱殿。
  
  大殿内。
  
  赵祯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火锅。
  
  他看到苏良后,连忙招呼道:“景明,快坐,今日雪寒,适合吃锅子,朕请你!”
  
  当即,便有内侍端来一个火锅。
  
  另端来十余种涮菜、涮肉,以及一壶御酒。
  
  苏良坐下后,拿起筷子,又放了下去。
  
  他看向赵祯,无奈一笑。
  
  “官家,不知您有何事吩咐,臣习惯于先讲事后吃饭,不然吃不下。”
  
  苏良知晓,赵祯若真是纯粹地请他吃火锅,不可能将地方定在垂拱殿。
  
  赵祯放下筷子,笑着道:“好,那朕就先说事儿。”
  
  “当下,我朝各行各业皆蓬勃兴旺,节节向上,然在‘人治’上,必然还会存在一些问题,毕竟,官员们都非圣贤,繁盛之下,难免会滋生一些陋习。”
  
  “朕本意是想微服出行,巡视天下,然当下体力已不够,且朝堂还有诸多琐事要处理。”
  
  “朕欲在年后,令你代朕巡视天下,以三年为期,监察百官。”
  
  “朕赐你天子剑,持此剑,可便宜行事,就地斩杀犯罪不轨之恶官;再赐你空头文牒千道,可随时擢升调任地方官员,所到之处,如朕亲临,如何?”
  
  苏良面带犹豫。
  
  三年,这个时间实在太长了。
  
  此事完全可交给多名监察御史去做,虽然不如自己做得好,但会更省力一些。
  
  赵祯交给他,显然是有些依赖自己。
  
  还不待苏良答话,赵祯又道:“朕知你心中所想,你不愿去,是觉得委派多名监察御史会更好,是不是?”
  
  苏良十分实诚地点了点头。
  
  他与赵祯之间,根本无须客气。
  
  赵祯没好气地瞪了苏良一眼,接着道:“朕之所以派遣你巡视天下,理由有二。”
  
  “其一,朕知你不爱功名,见大宋已有盛世之兆,朝堂不断有良贤涌出,恐怕又冒出提前致仕的想法,故而,朕想让你去做一些虽然苦累但却也有趣的事情。”
  
  “其二,此事对朝廷甚是重要,朕觉得你这个台谏之首,乃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有你能做到超出朕的满意。”
  
  苏良想了想,道:“官家,臣确实有提前致仕的想法,当下朝廷已无大难之事,臣近年来对家人亏欠甚多,更愿回扬州与家人同居,舒舒服服地过百姓的日子。当然朝廷若有大事发生,需要臣的地方,臣一定立即归来。”
  
  “臣若答应代官家巡视天下,圆满完成任务,不知是否就可致仕?若可以,臣愿往!”
  
  “你想得美,还和朕谈上条件了,朕不同意!”
  
  赵祯站起身来,走到苏良面前,然后拉张椅子竟坐在了苏良的身边。
  
  这让众相公看到,绝对能吓一跳。
  
  臣哪能与君这样对坐。
  
  苏良正欲站起,却被赵祯按着肩膀按了下来。
  
  “听朕讲。”
  
  “朕知你顾家,故而朕准备特批你可与家人一起巡游,你们可从汴京走水路,先到老家扬州,休息半个月,然后再走海路返回,你沿途巡查,你的家人可以欣赏周边风景,然后到了北境偏远之地,再让他们坐船归来即可。”
  
  “这样算来,三年巡视,你至少有一年是与家人一起的,如何?”
  
  苏良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官家特许,公费旅游,此番安排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他若致仕,肯定也是带着家人四处转一转的。
  
  赵祯又道:“至于你的致仕时间,朕的底线是新皇登基三载后,到那时,子慕也就成长起来了,你就能休息了!”
  
  赵祯早就为苏良的仕途生涯规划好了,势必要他们父子辅佐两代皇帝。
  
  “怎么?这还不满意?”赵祯又看向苏良。
  
  此刻的赵祯,不像是皇帝命令臣子,更像是朋友之间的请求。
  
  苏良当即拱手,道:“官家,臣领命!”
  
  “这才对嘛!吃饭,吃饭……”赵祯的笑声清脆,一直传到大殿外。
  
  ……
  
  嘉佑三年,二月初三。
  
  汴京码头,一艘商船上。
  
  苏良、其岳丈唐泽、妻子唐宛眉、儿子苏子慕、女儿苏沁一全都站在甲板上,皆笑容满面。
  
  文彦博、吴育、欧阳修、王尧臣等相公纷纷挥手,朝着苏良一家告别。
  
  王尧臣一脸羡慕地说道:“景明真是好福气啊!”
  
  “听说,还是陛下提出的令景明携全家出行,景明才答应代官家巡视天下三载,为官当如苏景明啊!”
  
  一旁。
  
  欧阳修捋着胡须道:“景明当得起此等恩宠,论变法功绩,全朝当属他第一,他拒首相之职,又非凡人能做到,景明,实乃当世之圣人也。”
  
  一旁众相公纷纷点头。
  
  苏良这种对朝廷的贡献,对家人的重视,对名利的淡泊,皆是圣人之态。
  
  ……
  
  半个时辰后。
  
  汴河之上,旌旗如云。
  
  苏良站在甲板上,望着穿行不息的船只和两岸密集的人流,看向远处,喃喃道:“大宋盛世可期,吾非白来一遭,快哉!快哉!”
  
  ——
  
  全书正文篇,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