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专辑发布 (第1/2页)
罗峰对《半斤八两》的抨击很快见了报,这样不留情面的评价,自然引得许氏兄弟不满。
但让三人和嘉禾尴尬的是,报纸上先登出了罗峰即将携带《追随》参加“柏林电影节”的消息,随后又爆出本子两大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旬报”和“映画艺术”,竟然双双将《追随》选入年度十佳电影。
霓虹国有两大权威电影杂志,一个是1919年创刊的“电影旬报”,一个是1946年创刊的“映画艺术”,它们所评选的年度全球十佳电影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这是一份不大不小的荣誉。
罗峰却不关心小本子怎么评价他的电影,反正他的电影暂时去不了那边上映,有空还不如联络一下王天淋,打听一下那个狗屁的“香港国际电影委员会”,他们到底选出来今年参加奥斯卡的电影没有?
王天淋没想到会接到罗峰的电话,他心里不想管这种事,但欠下人情就是这样,还不回去就总是低人一等,被人当孙子使唤都算轻的了。
他只能告诉罗峰不用着急,如果没有那两家霓虹杂志的评选,那或许要送点礼物才能稳妥。
但现在连本子都承认他的电影水准当得起年度TOP10,即便不送礼也不要紧,安心等着去美国参加奥斯卡的消息就行了。
王天淋没忽悠他,《追随》被选去参加奥斯卡,本就是十拿九稳的事,那18个掌握投票权的成员除非集体眼瞎,不然没有其它电影可挑。
罗峰这下放心了,但让他想不到的是,霓虹那两家杂志将他的电影评选为年度十佳后,原本下滑的票房走势,居然在终点线前又有一个小冲刺。
这让三人都忍不住腹诽起来,虽然知道香港市民喜欢添洋爸爸的屁股,但没想到连本子的臭脚都喜欢,这个口味就有点重了。
1月13号,《追随》终于落画了,上映四周271万港币的总票房,最终排在去年第6位,算是处于一个比上不足,比下很有余的位置。
罗峰觉得这个票房还凑活吧,算是勉强合格了。
但看着嘉禾发来的请帖,他心里的不爽差点射了出来,这算是向他示威吗?
“siri,告诉他们,我要去德国和美国参加电影节,没时间参加他们的庆功宴。”
罗峰让秘书把自己的话怼回去,就在电影落画的同一天,香港国际电影委员会不仅通知他,《追随》已被选送美国参加“奥斯卡”,这帮家伙还顺带把这部电影推荐给了“柏林电影节”,等于一口气保送他参加了两个世界性的电影节。
他们的两间公司,这段时间招齐了足够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员工,一些部门的框架也搭了起来。
三人的秘书也已配齐了,这位中英混血的siri小姐姐,就是罗峰的私人秘书。
萧炎和吴邪的秘书小姐姐都是纯正中国人,一个叫小娜,一个叫小爱。
“柏林电影节”在70年代初就可以自主参选,只要交了报名费就可以参加评选,但需要从外围一轮一轮晋级,才能突破到最后的主竞赛单元。
但如果有人脉或者被评委赏识,就可以直接推荐到选片组手里,这样的方式受到的关注程度和重视程度远胜于个人报名参赛,等于少打一轮外围赛,直接就进入小组赛。
这些电检处的官员,还有香港大导演们,当然能看出罗峰这部电影拿奖的几率有多大,就算他个人报名参赛,最后也铁定能进入小组赛,杀入主竞赛单元,保底能拿回一个二等奖,那他们还不如保送一下,还能送个顺水人情。
罗峰的《追随》在上映时被《半斤八两》在票房上一路锤爆,但一来到电影节参选环节,两部电影的位置就彻底调转了。
这时的罗峰,只用一根手指头,就能把许氏三兄弟碾死。
嘉禾和许氏兄弟也知道在这一环节没法与罗峰抗衡,当两部电影落画后,便是罗峰开始牛逼的时刻了。
现在有了本地电影委员会的推荐,罗峰就不用急着赶去德国,他的电影会直接送到评委小组手上,这跟内签没什么区别,按时更新等推荐就是了。
吴邪这边与珍妮小姐姐签约后,便将她拉过来一块练歌。
《射雕》的三首合唱歌,需要练熟了才能前往录音棚,因为“娱乐唱片”公司的录音室,并不支持后期剪辑,他们必须一次性录好,自然得练熟了再去。
这阵子他的事情很多,原本打算在10号正式发行他的首张专辑,结果一直推到20号,等到和珍妮小姐姐把《射雕》的三首歌录好后,他才终于腾出手来处理自己的个人专辑。
吴邪没有在专辑名字上多费功夫,直接使用自己的名字,年份和外加唱片的模式,简单直接的将这张专辑取名为《吴邪1977*EP》,基本没有比这更直接的取名方法了。
广大粉丝不在乎专辑名字,自从在电台和电视台听到吴邪的单曲后,他们已经期待这张专辑很久了。
三人论成名时间,其实还不到三个月。
但这个年代,老百姓的娱乐方式十分有限,除了棋牌,电视、电影、音乐、,无疑就是最主流的娱乐方式,像高尔夫球这种贵族游戏,不是谁都有资格玩。
所以在香港这一亩三分地上,通过这四种方式,一夜成名之后,整个城市都会知道你的名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