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真正的记者 (第1/2页)
不到五厘米的U盘静静地躺在石晓玲的眼前,里面存着的是一个真相。
《问责》一文正在唯博闹得不可开交,就连那些疯狂的粉丝们在欣赏那些所谓鲜肉偶像的同时,都会不时分流一些点进来看看这篇文章。
因为文章里出现了一个不逊色于那些准偶像的面孔,而且这篇文章批评的人还是个医生,一个被写得丧心病狂、残害病人的医生。
石晓玲有些不屑,这位自称为记者的柯惊云,根本不配被称作记者。
记者宣言第七条:记者应当警惕通过媒介扩散偏见的危险,并且应当尽力避免有利于传播偏见的行为。这些偏见混杂于其他事物中,常与种族、性别、性倾向、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意见、民族和社会传统有关。
这篇文章就带着极大的主观情绪色彩,偏见表现得不要太明显,这是一则煽动民众情绪的文章,不是一则新闻报道。
更遑论,石晓玲知道的清清楚楚,这些内容妥妥的以偏概全,林阳医生根本就没有犯任何错误。
只是因为视频的剪辑,加上关键证据——知情同意书的丢失,让这件事变得一边倒,看似皆是林阳的错。
石晓玲当下有些紧张,她觉得似乎有一个巨大的机会出现在了眼前。
石晓玲又有些庆幸,庆幸自己当时留了一个心眼,留下了直播的原视频。
2015年,石晓玲看了一部电影,叫做《聚焦》。
这部电影是根据《波士顿环球报》中的一篇新闻改编,以美国神职人员奸污和猥亵儿童的丑闻为背景,讲述了几位记者为了找出事实真相历经艰难的过程。
从那次观影以后,石晓玲就被“记者”这个追求真相的职业所深深打动,所以她才会竭尽全力考进传媒大学,选择了新闻学专业。
蘑菇头的她一心扎进了梦想的海洋。
三年的努力之下,她专业成绩拔尖、社会实践充实、大学履历丰满。
但原本以为能进入大电视台实习的她却被现实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同一拨面试的同学里,长相姣好的人往往是最快被挑走的,而长相普通的她则跟一群差生一起默默留到了最后。
辅导员还安慰她没有关系,因为她的成绩足以保研,一年的实习其实影响不大。
但是保了研,毕业的时候就没有长相比她好的同学了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她不想忍受那些无用的花瓶踩在她的头上。
可惜,最后的现实是她甚至连记者的边都没摸到,直接被从北都南贬到富州,进了个视频网站的分部实习。
石晓玲第一次认识到了社会的不公,也更坚定了她揭示社会本质的梦想。
如今机会就摆在她眼前,她当然要抓住。
万事俱备矣,只欠那鼓火的东风。
……
……
“这夏雪晴这么做,都是为了钱?”林阳不是傻子,自然听得出来阿福的故意暗示。
“嗯。”阿福点点头,眼神鼓励着示意林阳继续说。
“有人在后面驱使她做这些事,做了就有钱,有钱就能救命。”
林阳叹了口气,一口喝掉了杯子里的茶。
“现在她父亲转到颌面外科,以她父亲住进ICU的情况来讲,伤势肯定不会轻,所以她接下来还会需要钱。”林阳摸着下巴继续自言自语道,“那么接下来还能做什么来拿钱呢?继续到医院门口闹,拿医院一笔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